搜索
首页 《南湖有怀遂初尤公侍郎寄赠七言》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意思:远望溪山经常入梦,写封信只成愁残。

出自作者[宋]张镃的《南湖有怀遂初尤公侍郎寄赠七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作者是唐朝诗人李中。这首诗的韵脚鲜明,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离别相思之情的诗。 首联“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诗人通过描述过去的离别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停骖,指停车;柳边舟,则象征着离别的场景。诗人用“忽忽”一词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暗示了思念之情的深沉和长久。而“病故秋”则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苦和时间的无情。 颔联“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远方的溪山。书信写到残缺,也只是因为心中的愁苦无法表达。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对远方和思念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深体验。 颈联“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诗人用佛教和道教的理念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明心坐断三千佛”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愿望,“谒帝行归十二楼”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渴望和无奈。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尾联“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诗人通过描绘暮色中的芦洲景象,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临水忆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怀念,“谁复信”则表达了无人可以倾诉的孤独和痛苦。而“乱烟凄暮白芦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失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思念之情、寻求内心平静和表达孤独痛苦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深体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韵脚鲜明,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
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

关键词解释

  • 入梦

    读音:rù mèng

    繁体字:入夢

    英语:fall asleep

    意思:(入梦,入梦)

     1.进入梦境。指睡着。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如睡在摇篮里,倦了的我们便

  • 书信

    解释

    书信 shūxìn

    [letter] 信

    常有书信往来

    引用解释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晋书·陆机传》:“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南齐书·鱼复

  • 残书

    读音:cán shū

    繁体字:殘書

    意思:(残书,残书)
    谓未读完的书。
      ▶宋·陆游《病中作》诗:“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残书不成读,长夜只供闲。”
      ▶宋·刘克庄《輓陈北山》诗:“握笔临池惯,残书映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