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唐 代宫名。 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 ,九年改名 大明宫 。 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 , 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 。亦谓之东内。内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东。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
读音:jiàn pèi
繁体字:劍佩
意思:(参见剑佩,剑珮)
造句:
读音:dà míng
繁体字:大明
意思: 1.指日。 ▶《易•干》:“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 ▶唐·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
读音:míng gōng
繁体字:明宮
意思:(明宫,明宫)指神祠。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故明宫斋庐,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七:“﹝神祠﹞名之清宫者,谓清净之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