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韦司马别诗》 徘徊落日晚。

徘徊落日晚。

意思:徘徊在天晚。

出自作者[南北朝]何逊的《送韦司马别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不舍。 首段“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接下来的“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则表达了离别的愁绪,虽然话语繁多,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表达。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这几句描绘了离别的过程,朋友在船上挥手告别,船帆渐行渐远,诗人则在岸上望着朋友的背影消失在高楼之上。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怨和不舍,朋友在北风中离别,诗人则在南方的家乡思念着朋友。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这几句描绘了离别的环境,山峦连绵,遮住了太阳,波浪汹涌,隐没了小舟。朋友已经远去,诗人独自徘徊在日落时分,内心充满了哀伤和不舍。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这两句则描绘了朋友离去后的场景,归途中的马车疾驰而过,离别的馆舍只剩下空荡荡的桌椅。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之情,想象着朋友也像我一样流泪归来。 “衔泪心依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最后“薄暮行人稀,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描绘了暮色中的场景,行人稀少,月光透过竹林洒下,萤火虫飞舞不息,诗人独自一人愁苦难眠。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描绘送别场景、离别过程、环境氛围和内心感受等,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情感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别临曲渚。
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
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
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
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
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
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
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
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
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
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
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
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
独愁空转侧
作者介绍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关键词解释

  • 日晚

    读音:rì wǎn

    繁体字:日晚

    意思:犹傍晚。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北周·庾信《春赋》:“三日曲水向河津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