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晚野步》 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

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

意思:诗感情抛门槛,江影动襟裾。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秋晚野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闲步不觉远,萧萧木落初”,诗人漫步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不知不觉间走得很远。此时,树木开始凋零,落叶纷纷,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和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由和愉悦。诗人抛开了世俗的束缚,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江水波光粼粼,衣襟也随之舞动。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内心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这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北面的阁楼上升起了大雁,西边的霞光下雨脚稀疏。这两句诗将秋天特有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最后,“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待。诗人对金峰的秋景十分喜爱,想要乞取这片美景。这里的“乞取”并非真的乞求,而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闲步不觉远,萧萧木落初。
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
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
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诗情

    读音:shī qíng

    繁体字:詩情

    短语:雅兴

    英语:poetry

    意思:(诗情,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刘禹锡《秋词》之一:“晴

  • 襟裾

    读音:jīn jū

    繁体字:襟裾

    意思:
     1.衣的前襟或后襟。亦借指衣裳。
      ▶宋·欧阳修《答梅圣俞大雨见寄》诗:“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
      ▶宋·张九成《秋兴》诗:“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