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言滑语联句》 [李益]

[李益]

意思:增加[李]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七言滑语联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雨里下山蹋榆皮》是结合了多种元素的一首诗。首先,诗中的语言和意象非常丰富,通过描绘雨中下山、莓苔石桥、芜荑酱醋、缝靴蜡线等细节,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 颜真卿、皎然、刘全白、李崿、李益等名字的嵌入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各个人物所代表事物的熟悉和了解。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经历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此外,诗中的韵脚和节奏也十分讲究。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这种音乐性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这首诗更容易被人记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有趣的元素、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里下山蹋榆皮,[颜真卿]莓苔石桥步难移,[皎然]芜荑酱醋吃煮葵,[刘全白]缝靴蜡线油涂锥,[李崿]急逢龙背须且骑。
[李益]
作者介绍 綦毋潜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李益

    读音:lǐ yì

    词语解释

    ⒈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年间进士。早年曾多次在边镇充幕官。后入朝,官至礼部尚书。以写边塞诗著称。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名篇。有《李君虞诗集》。

    国语辞典

    李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