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六言二首》 曼倩面有饥色,蟠桃三度偷尝。

曼倩面有饥色,蟠桃三度偷尝。

意思:曼倩面有饥色,蟠桃三度偷尝。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又六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权贵和追求虚荣的行为。通过描绘两个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首先,诗中提到了栾大,他被授予了六枚印章,象征着他的高官厚禄。然而,他的俸禄却只够装满一个钱袋,这表明他的权力和财富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生活质量。而这种不匹配的现象,正是诗人所批判的权贵们追求虚荣、贪图名利的真实写照。 接着,诗人转向了曼倩,他因为贫穷而面色饥黄。然而,他仍然三次偷尝蟠桃,暗示他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权贵的羡慕。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个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它揭示了权贵们的虚荣和贪欲,同时也揭示了贫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无奈。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也更加具有讽刺意味。 此外,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也值得品味。例如,“佩六印”和“赋侏儒俸一囊”这两个意象,既突出了权贵的奢华和虚荣,也暗示了他们的贪婪和不义。而“面有饥色”和“蟠桃三度偷尝”这两个意象,则表现了贫苦人民的生活困苦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加具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讽刺性强、批判性深的佳作,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贵栾大佩六印,赋侏儒俸一囊。
曼倩面有饥色,蟠桃三度偷尝。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蟠桃

    读音:pán táo

    繁体字:蟠桃

    英语:flat peach

    意思: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

  • 三度

    读音:sān dù

    繁体字:三度

    意思:I
    三种尺寸。
       ▶《周礼•考工记•辀人》:“辀有三度,轴有三理。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辀,深有四尺,驽马之辀,深三尺有三寸。”
    II
    指治国必须考虑

  • 饥色

    读音:jī sè

    繁体字:飢色

    英语:hungry look

    意思:(饥色,饥色)
    飢饿的面色。饥,通“飢”。
      ▶《晏子春秋•谏上十四》:“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