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厓堂诗》 昔为断蓬根,今如芳兰枝。

昔为断蓬根,今如芳兰枝。

意思:过去是断开蓬根,现在如芳兰枝。

出自作者[明]张以宁的《春厓堂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以自然界的万物为引子,表达了孝子的深情和责任。 首先,诗中提到了上天创造了世间万物,而其中有什么能回报母亲的呢?这个问题引出了对孝道的思考。古时的孝子,会吟诵《蓼莪》诗来感念母亲,诗人也以此为引,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感激。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母亲在寒冬中仍温暖如春的慈爱,就像断蓬根最终长成芳兰枝一样,母亲的恩情虽然无法回报,但子女的责任和孝道又当何在呢?这里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敬爱和感恩。 诗人以倾阳葵来表达对母亲的回报,葵花向日,始终以阳光的方向生长,这是对阳光的回报。上以承君宠,下以报母慈,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有朝一日在君王面前尽忠,以此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它提醒我们要时刻感恩母亲,尽我们所能去回报她的爱。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实际行动去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它用简单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感恩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天生万汇,何物能报之?
所以古孝子,感兹《蓼莪》诗。
况母红芳年,手提黄口儿。
独于霜雪际,回此阳春熙。
昔为断蓬根,今如芳兰枝。
母恩虽莫报,子职当何为。
愿将一寸草,化作倾阳葵。
上以承君宠,下以报母慈。

关键词解释

  • 芳兰

    读音:fāng lán

    繁体字:芳蘭

    意思:(芳兰,芳兰)
    兰花。古人常以喻君子。
      ▶晋·陆机《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思树芳兰,剪除荆棘。”

  • 断蓬

    读音:duàn péng

    繁体字:斷蓬

    意思:(断蓬,断蓬)
    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
      ▶唐·王之涣《九日送别》诗:“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宋·柳永《双声子》词:“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