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明霞两相照,秋光全在夕阳天。
意思:碧水明霞两相互照,秋光完全在夕阳天。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溪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风光画卷,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首句“小楼萧洒面晴川,袅袅西风扫暮烟。”描绘了一座小楼立在晴朗的天空之下,西风吹拂,将傍晚的烟雾轻轻扫散。这里的“小楼”和“晴川”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开阔明亮的背景,为接下来的景色描绘提供了基础。
“袅袅西风扫暮烟”一句,通过西风和暮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能闻到西风的味道,感受到暮烟的轻柔。
“碧水明霞两相照,秋光全在夕阳天。”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碧绿的江水与明亮的彩霞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秋光全在夕阳天”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因为夕阳是秋天最典型的景象之一。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通过对小楼、晴川、碧水、明霞、夕阳等景物的描绘,也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秋景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相关句子
- 明霞相倚。-- 出自《河传·斜红照水》作者:[宋]吕渭老
- 雨过水明霞。-- 出自《唐多令·雨过水明霞》作者:[宋]邓剡
- 山接水,水明霞。-- 出自《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作者:[元]魏初
- 山接水,水明霞。-- 出自《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作者:[元]魏初
- 绕舍灿明霞。-- 出自《菩萨蛮·藤床巧织波文小》作者:[宋]张鎡
- 簇明霞,攒丽萼。-- 出自《春日登大悲阁二首》作者:[宋]钱惟治
- 烂烂明霞红日暮。-- 出自《蝶恋花·烂烂明霞红日暮》作者:[宋]张孝祥
- 染宣和、瑞露明霞。-- 出自《夏初临·铁瓮栽荷》作者:[宋]洪咨夔
- 秋光烛地。-- 出自《清平乐·秋光烛地》作者:[宋]陈师道
- 湿秋光。-- 出自《江城子·满城风雨近重阳》作者:[元]倪瓒
- 秋光苒苒。-- 出自《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作者:[宋]王月山
- 秋光未老。-- 出自《洞仙歌 述怀》作者:[元]王丹桂
- 山色泛秋光。-- 出自《南乡子·山色泛秋光》作者:[宋]刘将孙
- 秋光如水。-- 出自《清平乐·秋光如水》作者:[宋]韩璜
- 秋光满目。-- 出自《河传·秋光满目》作者:[唐]徐昌图
- 秋光正洁。-- 出自《柳梢青·秋光正洁》作者:[宋]朱敦儒
- 泽国秋光如水。-- 出自《清平乐 咏木樨花》作者:[元]白朴
- 好秋光。-- 出自《望仙门·玉壶清漏起微凉》作者:[宋]晏殊
- 红光覆碧水。-- 出自《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作者:[南北朝]萧衍
- 东海泛碧水。-- 出自《古风其三十六》作者:[唐]李白
- 东海有碧水。-- 出自《古风其三十六》作者:[唐]李白
- 碧水溪鱼。-- 出自《行香子·白露园蔬》作者:[宋]辛弃疾
- 碧水澄虚。-- 出自《喜迁莺·艳阳时序》作者:[宋]曹冠
- 不如两相-- 出自《和王晋卿(并叙)》作者:[宋]苏轼
- 儒道两相妨。-- 出自《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作者:[唐]陈子昂
- 物我两相忘。-- 出自《太常引·夜深凝寂月明堂》作者:[元]姬翼
- 离悲两相顾。-- 出自《别张洗马枢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流年清兴两相催。-- 出自《定风波 题画梅 庚寅腊月,同天台陶九成访云》作者:[元]倪瓒
- 良工良器两相资。-- 出自《斧》作者:[明]解缙
- 翻如月照秋。-- 出自《赋得雪映夜舟诗》作者:[南北朝]张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