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晋江以壬戌四月上浣宴同僚于二公亭》 隔岸楼台春去远,满湖烟雨酒微醒。

隔岸楼台春去远,满湖烟雨酒微醒。

意思:隔岸楼台春走远,满湖烟雨酒微醒。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陈晋江以壬戌四月上浣宴同僚于二公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年遗址俯郊坰,十里苍波带古亭》是一首对历史遗址和自然风光的赞美之诗。诗人通过描绘古亭、楼台、烟雨、苔碑、庭松、野鸟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百年遗址俯郊坰,十里苍波带古亭”,诗人以俯瞰的视角描绘了古亭遗址的景象,古亭遗址矗立在郊野之地,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同时,十里之外的苍波如同带子般环绕着古亭,水波荡漾,仿佛在诉说着古亭的故事。这一联通过视觉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古亭遗址和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象。 颔联“隔岸楼台春去远,满湖烟雨酒微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古亭周边的景色。隔岸的楼台春色渐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满湖烟雨中的微醺感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陶醉。这一联通过描绘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古亭遗址的深远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颈联“苔碑缺落庭松老,野鸟去来汀草青”,诗人转向了对古亭内部的描绘。苔藓覆盖的碑文残缺不全,庭院的松树已经老去,而野鸟在草地上自由来去。这一联通过对古亭内部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同时,野鸟的来去和青草的茂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欣赏。 尾联“风物不殊天竺路,扁舟仿佛旧曾经”,诗人以感慨收束全篇,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的风物与天竺路相似,暗示了历史的相似性和人类的共性。扁舟仿佛曾经在此经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址和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篇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年遗址俯郊坰,十里苍波带古亭。
隔岸楼台春去远,满湖烟雨酒微醒。
苔碑缺落庭松老,野鸟去来汀草青。
风物不殊天竺路,扁舟仿佛旧曾经。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楼台

    读音:lóu tái

    繁体字:樓檯

    英语:stand (up)

    反义词: 庐舍

    解释:①〈方〉凉台。②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

  • 烟雨

    解释

    烟雨 yānyǔ

    [misty rain]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隔岸

    读音:gé àn

    繁体字:隔岸

    意思:I
    指河的对岸。
       ▶宋·秦湛《谒金门》词:“隔岸数声初过橹,晚风生碧树。”
       ▶明·冯梦龙《挂枝儿•不凑巧》:“你看隔岸上的桃花也,教我怎生样去採。”
    I

  • 湖烟

    读音:hú yān

    繁体字:湖煙

    意思:(湖烟,湖烟)
    笼罩于湖面的雾气。诗文中常用以形容水面混茫的景象。
      ▶唐·刘禹锡《吐绶鸟词》:“湖烟始开山日高,迎风吐绶盘花条。”
      ▶唐·韩翃《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