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落第长安》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意思:恐怕遇到所以里莺花笑,并且向长安度一个春天。

出自作者[唐]常建的《落第长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作者表达了归隐家园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明时失路的自嘲和无奈。 首句“家园好在尚留秦”,诗人表达了对家园的深深怀念,家园仍在,但诗人却无法回到那里,因为他的志向和理想在明时的社会中无法得到实现,他感到羞愧和痛苦。 “耻作明时失路人”是诗人的自我谴责,他觉得愧对时代,愧对自己热爱的生活。这里的“明时”并非指整个时代,而是诗人认为自己身处一个有作为、有理想的时代,但自己却未能尽责,所以用“明时”来修饰“失路人”,使诗意更加含蓄而深刻。 “恐逢故里莺花笑”是诗人的担忧和自嘲。他担心回到故乡后,会被那里的莺花嘲笑,因为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不能为故乡增光添彩。这里的“故里莺花”象征着诗人过去的家园和理想,而“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自嘲和无奈。 “且向长安度一春”是诗人的决定,他决定暂时留在长安度过这个春天,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这里的“长安”是诗人对京城的代称,而“度一春”则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深怀念,对明时失路的自嘲和无奈,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园好在尚(往上)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作者介绍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关键词解释

  • 莺花

    读音:yīng huā

    繁体字:鶯花

    意思:(莺花,莺花)

     1.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唐·杜甫《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莺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巅。”
      ▶宋·杨万里《丙申岁朝》诗:

  • 故里

    读音:gù lǐ

    繁体字:故裏

    短语: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

    英语:native place

    意思:故乡;家乡。
      ▶南朝·梁·江淹《别赋

  • 安度

    读音:ān dù

    繁体字:安度

    意思:安全度过。
      ▶《政务院关于1952年水利工作的决定》:“在防洪排水方面,除去部分地区遭遇山洪或内涝的灾害外,大多数河流安度汛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