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参政转物庵》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意思:瞬起情尘,摸空揣骨。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李参政转物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禅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转变万物,那么就和佛陀一样。这是一种对超越物质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在禅宗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强调了人的内在力量和智慧,而不是依赖外在的事物或环境。 其次,“物无自性,我亦非有”。这句话表达了对万物本质的认知,即万物都没有固定的本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去而灭。同时,人也应该认识到自己没有固定的本质,应该超越自我,达到无我之境。 “转者为谁,徒劳心手”。这句话是对前面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它表达了转变万物并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内在的智慧和力量。只有通过自我修行,才能达到这种转变。 最后,“知无自性,复是何物”。这句话是对前面思想的总结,它表达了只有认识到万物的无自性,才能真正理解万物的本质。这种理解是对生命和存在的终极理解,也是禅宗追求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禅宗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人的内在力量和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越物质束缚的追求。这种理解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咄哉瞿昙,诳唬痴獃。
物无自性,我亦非有。
转者为谁,徒劳心手。
知无自性,复是何物。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此庵无作,住者何人。
具顶门眼,试辨疏亲。

关键词解释

  • 情尘

    引用解释

    指情爱,情欲。佛教视情欲若尘垢,故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爱流成海,情尘为岳。”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悲恨自兹断,情尘詎能侵?” 宋 陆游 《对云堂记》:“一日,进此道,幻瞖消,情尘灭,真实相见。”

    读音:

  • 揣骨

    读音:chuāi gǔ

    繁体字:揣骨

    意思:旧时相术的一种。揣摸人的骨骼,据其高低、大小、长短等以推断人的贫富、智愚、贵贱、寿夭。
      ▶唐·康骈《剧谈录•龙待诏相笏》:“开成中,有龙复本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