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勉怀》 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意思:就喜欢世间师柳下惠,不需要岩下问孙登。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勉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纷扰世界的情感纠葛和自我的疏离感。首句“纷纷于我未忘情”,用“纷纷”来形容世间的繁杂,而“未忘情”则表示作者内心仍然有所挂念,无法完全忘却。这种表达方式,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纠结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次句“疏懒多应舍怨憎”,则展现出一种自我疏离的态度。“疏懒”指的是对世事的淡漠和超脱,而“舍怨憎”则表示作者想要放下心中的怨恨和不满。这种态度表现出作者想要超脱于纷扰的世界,寻求内心的平静。 末两句“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则通过借用典故,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柳惠”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人,他提倡“和而不同”,表现出一种平和处世的态度。而“孙登”则是一位隐士,他远离尘世,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作者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想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间纷扰,不需要像孙登一样隐居避世。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自我疏离感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纷纷于我未忘情,疏懒多应舍怨憎。
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柳惠

    读音:liǔ huì

    繁体字:柳惠

    意思:春秋·柳下惠的省称。
      ▶汉·班固《答宾戏》:“若乃伯夷抗行于首阳,柳惠降志于辱仕……真吾徒之师表也。”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且子文三显,色不加悦;柳惠三黜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世间

    读音:shì jiān

    繁体字:世間

    短语:浊世 江湖 尘世 尘 凡

    英语:in life

    意思:(世间,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
      ▶《百喻经•观作瓶

  • 便好

    读音:biàn hǎo

    繁体字:便好

    意思:
     1.正好;正可。
      ▶宋·范成大《碧虚席上得赵养民运使寄诗约今晚可归次韵迓之》:“偶携尊酒上孱颜,忽忆行人瘴雾间。便好来分苍石坐,已教不锁翠云关。”
      ▶元·

  • 下问

    解释

    下问 xiàwèn

    [learn from ons\'s inferiors]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引用解释

    问于在己之下者。如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以上问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