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涵春圃》 湖光凝碧花飘锦,春物惟应此地嘉。

湖光凝碧花飘锦,春物惟应此地嘉。

意思:湖凝聚碧花飘锦,春季万物只有适应这地赞赏。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涵春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桃李阴阴一水涯,因人封殖更繁华》是一首对自然风景进行细腻描绘和赞美,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首句“桃李阴阴一水涯”,诗人以桃李作为描绘的主体,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阴阴”一词,又给人以宁静、幽深的感觉,仿佛桃李树在湖畔静静地生长,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因人封殖更繁华”一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桃李的生长环境,它们并非自然生长,而是经过了人的栽培和呵护,因此更加繁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湖光凝碧花飘锦”一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描绘,将湖水的碧绿、花朵的艳丽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凝碧”、“飘锦”这两个富有诗意的词语,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春物惟应此地嘉”一句,诗人以“春物”作为引子,表达了对这片土地上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应”、“嘉”这两个词语,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细腻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桃李阴阴一水涯,因人封殖更繁华。
湖光凝碧花飘锦,春物惟应此地嘉。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湖光

    读音:hú guāng

    词语解释

    ⒈  湖水泛出的波光。

    湖光山色。十里湖光一叶舟。

  • 此地

    读音:cǐ dì

    繁体字:此地

    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冲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抗战十

  • 凝碧

    读音:níng bì

    繁体字:凝碧

    意思:浓绿。
      ▶唐·柳宗元《界围岩水帘》诗:“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巖幽。”
      ▶《云笈七籤》卷七五:“其色凝碧,洞彻清明。”
      ▶朱自清《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