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何都官通判虔州》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意思:楚国和越国疆土连接,船帆上下频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何都官通判虔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楚越两地的地理环境、物产风情,以及赞美地方官员的勤政爱民。 首联“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描绘了楚越两地的地理环境。楚越两国相邻,船只往来频繁,一派繁荣景象。帆樯是船只的象征,频繁地浮沉在江面上,描绘出水上交通的繁忙。 颔联“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则描绘了当地的物产风情。楚越之间的商路畅通,洲橘成熟,岭梅初春盛开。洲橘和岭梅都是当地的特产,它们的成熟和绽放都标志着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地方的发展和变化。 颈联“白紵歌修颈,金盘馈紫鳞”则描绘了地方的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白紵是一种古代的歌舞,在这里被用来形容当地的歌舞文化。而金盘馈紫鳞则描绘了当地的美食文化,用金盘盛装的鱼肉,显示出地方的高贵和奢华。 尾联“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则是对地方官员的赞美。诗中提到“同勤太守职”,表达了作者对地方官员勤政爱民的赞美。龚遂是汉朝的一位名臣,他的事迹在这里被用来赞美地方官员的勤政爱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楚越两地的地理环境、物产风情、文化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地方官员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地方发展的关注和对地方官员的敬意。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紵歌修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帆樯

    读音:fān qiáng

    繁体字:帆檣

    英语:mast

    意思:(帆樯,帆樯)

     1.桂帆的桅杆。
      ▶《三国志•吴志•孙和传》“遣之长沙”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和

  • 楚越

    读音:chǔ yuè

    繁体字:楚越

    意思:楚国和越国。喻相距遥远。
      ▶《庄子•德充符》:“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成玄英疏:“楚·越迢递,相去数千。”
      ▶《文选•卢谌

  • 上下

    读音:shàng xià

    繁体字:上下

    短语:天壤 好坏 高低

    英语:up and down

    意思:I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补义:附近〕。

  • 封圻

    读音:fēng qí

    繁体字:封圻

    意思:
     1.封畿。
      ▶《汉书•文帝纪》:“封圻之内,勤劳不处。”
      ▶颜师古注:“圻亦畿字。王畿千里。”
     
     2.疆土。
      ▶宋·梅尧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