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落花(七首)》 自来姣好根荄薄,却为轻狂转盼频。

自来姣好根荄薄,却为轻狂转盼频。

意思:来自美好根薄,拒绝为轻狂转盼频繁。

出自作者[明]羽素兰的《落花(七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理解。 首句“才向诗人又酒人”,诗人巧妙地将植物与人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将植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在这里,“诗人”和“酒人”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诗人追求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而酒人追求的是对生活的享受和陶醉。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半留窗屋半铺茵”,这句诗描绘了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一半留在了窗前屋后,一半铺在了草地之上。这种描绘方式既表现了植物的自由生长,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自来姣好根荄薄”,这句诗表达了植物天生丽质,但命运却并不总是那么美好。这里的“姣好”和“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却为轻狂转盼频”,这句诗描绘了植物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表现出植物的轻盈和活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即人生中的轻浮和狂妄往往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任是秾华迎淑景,也应飘泊到残春”,这句诗表达了无论植物如何繁盛美丽,最终都会走向衰败的命运。这种描绘方式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最后,“青阳若得常如旧,子建何须赋洛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永恒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希望生命能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永恒不变,但现实却往往不是如此。因此,诗人感叹如果生命能够像春天一样常新常在,那么就不需要像曹植那样为洛神写下千古绝唱了。 整首诗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寓于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无奈,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才向诗人又酒人,半留窗屋半铺茵。
自来姣好根荄薄,却为轻狂转盼频。
任是秾华迎淑景,也应飘泊到残春。
青阳若得常如旧,子建何须赋洛神。
¤

关键词解释

  • 自来

    读音:zì lái

    繁体字:自來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平素 素 根本 从 平生 从古至今 向

    英语:from the beginning

    意思:(自来,自

  • 姣好

    读音:jiāo hǎo

    繁体字:姣好

    英语:beautiful and charming

    意思:容貌美丽。
      ▶汉·刘向《说苑•修文》:“貌者,男子之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
      

  • 轻狂

    读音:qīng kuáng

    繁体字:輕狂

    英语:extremely frivolous

    意思:(轻狂,轻狂)
    放浪轻浮。
      ▶宋·苏轼《定风波•感旧》词:“薄倖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繫马

  • 根荄

    读音:gēn gāi

    繁体字:根荄

    意思:
     1.亦作“根垓”、“根核”。植物的根。
      ▶《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伤其骸骨;枝叶茂者,害其根荄;能两美者,天下无之。”
      ▶汉·刘向《说苑•建本》:“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