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
意思:铅对癸生必须迅速采,金苏看远不能尝。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七言四韵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药为引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炼丹、修行等领域的道理。
首句“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这里的“川源”可以理解为产生药物的源头,也就是炼丹的起点。诗人告诉我们,要想知道炼药的源头,就在西南方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坤方”。坤为地、为母,西南方是孕育万物的土地,是产生药物的源头。这一句也暗示了炼丹的原理,即通过某种方式激发出隐藏在人体内的“药”,也就是所谓的“内丹”。
“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这两句描述了炼丹的过程和注意事项。铅和金是炼丹常用的两种材料,分别代表了精神和物质。其中,“癸生”指的是铅在特定的时刻产生的时候,需要立即采摘。“望远”则是指金在望日之时,也就是月圆的时候。然而,金月圆的时候却不能轻易尝试。这两句表达了炼丹需要把握时机,不能错过最佳的时刻。
“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这里的“土釜”可以理解为用来炼药的器具,“流珠”则是指水银。诗人告诉我们,将药物送回土釜中牢牢封闭,然后加入水银进行配制。这一句描述了炼药的步骤和技巧。
“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最后两句强调了炼药的重要性和技巧。“一斤”指的是药物的总重量,“须二八”则是指需要使用一半的铅和一半的水银。火候则是炼药的火候,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调停火候是炼丹的关键,需要依赖阴阳平衡的原理。
整首诗以炼药为引子,阐述了炼丹、修行等领域的重要原理和技巧。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思考生命、修行和自然之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它以炼药为引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炼丹、修行等领域的重要原理和技巧,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