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
意思:书如逐客仍然遭受短缺,言辞取横汾恐怕也不是。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题郑宁文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侍西山讲习时,颇于函丈得精微》是一首对过去在西山听讲习诗,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学问的热爱。
首联“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诗人回顾了在老师门下学习的经历,对老师的教诲深感精微,即使是对逐客的言辞也遭到排斥,对辞赋的赞美也未必能得到认可。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老师对学问的严谨态度。
颔联“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诗人用典故来表达对学问的深刻理解。筝笛这样的乐器怎能和谐雅乐?绮纨这样的华丽服饰又怎能理解深衣的深意?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颈联“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老,而老师您还年轻,希望继续向老师学习,寻求学问的归宿。这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敬爱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学问的热爱,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