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上》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

意思:埋轮别扭箭头周亩,蔓草枯杨汉二京。

出自作者[清]顾炎武的《海上》

全文创作背景

顾炎武的《海上》四首是一组史诗,作于顺治三年(1646年)秋间。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清军南下,南中国广大人民与清朝统治者进行了十多年斗争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顾炎武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目睹了明王朝的衰败和清军的残暴侵略。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代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表达了作者对明王朝衰亡的哀痛,对清朝统治者残暴行径的愤慨,以及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忧虑和期望。因此,《海上》四首是顾炎武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组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鲜明时代特色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
感慨河山追失计,艰难戎马发深情。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
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
作者介绍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二京

    读音:èr jīng

    繁体字:二京

    意思:
     1.两座京观。京观,集中埋葬敌军尸体的大坟。
      ▶《吕氏春秋•不广》:“赵使孔青……与齐人战,大败之。
      ▶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
     

  • 蔓草

    读音:màn cǎo

    繁体字:蔓草

    英语:weed vine

    意思:生有长茎能缠绕攀缘的杂草。泛指蔓生的野草。
      ▶《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左传•隐公元

  • 埋轮

    读音:mái lún

    繁体字:埋輪

    意思:(埋轮,埋轮)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
      ▶《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