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富春行赠范振》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

意思: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迟不落。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富春行赠范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钱塘江畔风景和人情的诗。首句“钱塘江北百里余”,一笔拉开了诗的地理背景,将读者引入到钱塘江的广阔场景中。接着“涨沙不复生菰蒲”,描绘了沙地涨漫,菰蒲难以生长的景象,展现了江畔独特的自然环境。 “沙田老桑出叶麤,江潮打根根半枯”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江边桑树的坚韧生命力,即使在江潮的冲刷下,依然顽强生存,叶片粗糙,根部半枯,形象生动。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季钱塘江的风高浪急,潮水汹涌,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威力。 “鼓声冬冬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此处以鼓声和橹声描绘了船只的繁忙和竞争,形成了生动的江边生活图景。 “君家茅屋并城楼,不出山行不记秋”,这里诗人以君家的茅屋和城楼为引,展示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表达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安逸。 最后“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诗人以越舶吴帆为喻,展现了年复一年,来往不断的繁忙景象,也寓意着生活的往复和持续。 整体看,这首诗以钱塘江为背景,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和生活风情,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精细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钱塘江北百里余,涨沙不复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叶麤,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
鼓声冬冬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楼,不出山行不记秋。
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九月

    读音:jiǔ yuè

    繁体字:九月

    造句:

  • 恶风

    读音:è fēng

    繁体字:惡風

    英语:aversion to wind; serious attack by wind

    意思:(恶风,恶风)

     1.狂风。
      ▶唐·杜甫《渼陂

  • 高驾

    读音:gāo jià

    繁体字:高駕

    意思:(高驾,高驾)

     1.高大的车驾。
      ▶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
      ▶唐·韩愈《县斋有怀》诗:“悠悠指长道,去去策高驾

  • 不落

    读音:bù là

    繁体字:不落

    意思:
     1.不掉下;不坠入。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谚云:‘上车不落则着作,体中何如则祕书。’”
      ▶《四游记•华光皈依佛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