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知道自来满口,咀华而嚼英。
意思:争知道自然来满口,咀华而嚼英。
出自作者[宋]释妙伦的《偈颂二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云雨、风日、鸟语、草青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通过引用禅宗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智慧和理解的追求。
首先,“云收幽谷静,雨歇幽涧鸣”描绘了雨后山谷的宁静,云收之后,山谷显得格外安静,雨水停歇后,山涧的水流声也变得清晰可闻。这两句诗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风暖幽鸟语,日融幽草青”这两句诗则描绘了温暖的春风中,鸟儿欢快地歌唱,阳光照耀下,草地变得更加青翠。这两句诗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接下来,“二祖不知,截断一手臂。归宗不会,拭坏双眼睛。”这两句诗引入了禅宗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这里,“二祖”指的是禅宗的创始人达摩,“归宗”则是指禅宗中的一个派别。达摩曾经有一个弟子问他如何修行才能得道,达摩告诉他要“截断一手臂”才能悟道。这里的“截断一手臂”是一种象征,表示要放弃世俗的欲望和执着,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归宗不会,拭坏双眼睛。”则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需要不断地观察和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这里的“拭坏双眼睛”则是一种比喻,表示要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探索,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最后,“致使衲僧,个个半疑半信,半醉半醒。”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总是充满疑惑和困惑,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这里的“衲僧”指的是修行者或禅修者,“个个半疑半信”则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疑惑和困惑,“半醉半醒”则表示人们对真理的理解总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对真理的理解的渴望。同时,它也通过引用禅宗的故事,提醒人们要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探索,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理解。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值得人们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