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永新昊天观贺知宫方外轩》 月下维山吹凤笙,雾里华阳割龙耳。

月下维山吹凤笙,雾里华阳割龙耳。

意思:月光下维山吹凤笙,雾气里华阳割龙罢了。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寄题永新昊天观贺知宫方外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敬仰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一家几代人的风采,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句“君家秘监唐诗客,饮中八仙渠第一”,诗人通过“秘监唐诗客”的描绘,展现了这家人的文化底蕴和才华横溢。又通过“饮中八仙渠第一”的赞誉,表现了这家人在饮酒方面的豪迈与不凡。 接下来“君家水部晋仙真,曾拜东封玉路尘”,诗人又用“水部晋仙真”来形容这家人的风度翩翩和超凡脱俗,再通过“曾拜东封玉路尘”来表现他们的尊贵地位和崇高敬仰。 然后“秪今孙子方外士,羽衣霞佩云为袂”,诗人又用“方外士”来形容这家后代的超脱凡尘,再用“羽衣霞佩云为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飘逸出尘的风采。 接着“月下维山吹凤笙,雾里华阳割龙耳”,这两句通过对环境及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这家后代在月下吹笙,雾里割龙耳的神奇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超凡脱俗。 然后“何当踞龟食蛤蜊,大嚼碧藕嬉瑶池”,诗人通过想象他们在瑶池中踞龟食蛤蜊,大嚼碧藕的场景,表现了这家人的逍遥自在与超脱凡尘的生活态度。 最后“若见君家两仙伯,为侬寄声好将息”,诗人通过假设遇到这家的两位仙伯,为他们传递声音,嘱咐他们保重身体,进一步表达了对这家人的敬仰和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这家人几代人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才华、高尚的品质和超脱凡尘的风采,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家秘监唐诗客,饮中八仙渠第一。
君家水部晋仙真,曾拜东封玉路尘。
秪今孙子方外士,羽衣霞佩云为袂。
月下维山吹凤笙,雾里华阳割龙耳。
何当踞龟食蛤蜊,大嚼碧藕嬉瑶池。
若见君家两仙伯,为侬寄声好将息。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凤笙

    读音:fèng shēng

    繁体字:鳳笙

    意思:(凤笙,凤笙)

     1.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北魏·郦道元《水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吹凤

    读音:chuī fèng

    繁体字:吹鳳

    意思:(吹凤,吹凤)
    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又《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

  • 龙耳

    读音:lóng ěr

    繁体字:龍耳

    意思:(龙耳,龙耳)
    旧时堪舆家称风水特好的葬地。
      ▶《晋书•郭璞传》:“璞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