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秋别怨》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意思:蛾眉谁一起画,凤曲不同听到。

出自作者[唐]卢仝的《感秋别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霜冻和哀怨的曲调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首句“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直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冻让万物凋零,如同人的情感在悲痛中枯萎。而“楚调”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域,可能是指楚地的曲调,它以其哀怨的旋律唤起了诗人的离别之痛。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灵魂在月光中消散,如同秋夜的月光无法照亮他内心的阴影;他的心随着巫峡的云彩飘荡,表达了他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外在形象和遭遇。他没有人可以与他一同画出美丽的眉毛(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才华无人赏识),他也不再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可能暗示他失去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的结局,他希望自己不要像湘妃一样流泪,永远留下斑斑点点的泪痕。湘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们的故事常常被用来象征君王的悲哀和国家的兴衰。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坚强面对生活的困难,而不是沉溺于悲伤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和曲调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遭遇,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深哀怨和无助。同时,诗中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强。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关键词解释

  • 凤曲

    读音:fèng qǔ

    繁体字:鳳曲

    意思:(凤曲,凤曲)
    本指萧史故事。后泛指美妙的乐曲。
      ▶唐·沈佺期《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自有神仙鸣凤曲,併将歌舞报恩晖。”
      ▶唐·卢仝《感秋别怨》诗:“

  • 蛾眉

    读音:é méi

    繁体字:蛾眉

    英语:arched eyebrows

    意思:
     1.蚕蛾触鬚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 不同

    读音:bù tóng

    繁体字:不衕

    短语:莫衷一是 二 言人人殊 殊 各别 差 见仁见智 不可同日而语 歧 异

    英语:different

    意思: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