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惊秋》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意思:梧桐落叶绿色尽,荷花落红稀。

出自作者[唐]齐己的《惊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描绘了诗人拉开窗帘,聆听秋天的信息,傍晚时分,随着竹声归家。这两句诗以动作描写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期待和归家的喜悦。其中,“秋信”一词,既指秋天的信息,也暗含了季节的变迁,引出了诗人的思考。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多故”暗示了社会的动荡或人生的坎坷,让人感到伤骨。“孤峰好拂衣”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纷扰,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这里的“拂衣”是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的决心。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梧桐的绿叶凋零殆尽,荷花的花朵稀疏坠落。这些景象与前文的“秋信”和“晚傍竹声归”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氛围。 最后,“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他担心自己的形象和言语不一致,表现出内心的疑虑和不安。这种矛盾心理可能是由于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纠结,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自身言行矛盾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关键词解释

  • 菡萏

    读音:hàn dàn

    繁体字:菡萏

    英语:lotus

    意思:即荷花。
      ▶《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

  • 梧桐

    读音:wú tóng

    繁体字:梧桐

    英语:(n) wutong tree (fermiana platanifolia), a lightweight and strong wood often used for musical instu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