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冢狐-戒艳色也》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意思:何况褒奖等等的颜色很迷惑,能丧人家翻别人的国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古冢狐-戒艳色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冢狐》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警示意义的诗,它以古冢中的狐狸为引子,通过描述狐狸从古冢中幻化为人形,以妖艳的面目和姿态迷惑人,最终导致人们迷失自我和家庭国家的衰败,来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善于迷惑人心、破坏家庭和国家的事物。 首先,诗中通过对狐狸幻化为人形的描绘,展现了其妖艳的外貌和迷惑人的行为。这种描绘不仅突出了狐狸的妖异特性,也暗示了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人物的特点。 其次,诗中通过对比假色迷人(狐狸)和真色迷人(褒姒妲妃等),强调了真假的区别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假色虽然也能迷惑人,但它的危害是有限的,而真色迷人则能破坏家庭和国家,其危害更为严重。 此外,诗中还通过古冢狐的例子,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善于迷惑人心、破坏家庭和国家的人或事物。这种警示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要明辨是非,坚守道德底线。 最后,诗中还强调了人心厌恶假色、珍视真实的重要性。这种价值观的强调,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避免被假象所迷惑和伤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古冢狐的例子,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强调真假的区别和人心厌恶假色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蛊惑

    读音:gǔ huò

    繁体字:蠱惑

    英语:enchant

    意思:(蛊惑,蛊惑)

     1.迷乱;惑乱。
      ▶汉·王符《潜夫论•潜叹》:“末世则不然,徒信贵人骄妒之议,独用苟媚蛊惑之言

  • 何况

    读音:hé kuàng

    繁体字:何況

    英语:much less

    意思:(何况,何况)

     1.《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南朝·宋·

  • 人家

    读音:rén jiā

    繁体字:人家

    英语:other people

    意思:
     1.他人之家。
      ▶《国语•晋语二》:“里克曰:‘弒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韦昭注:

  • 丧人

    读音:sàng rén

    繁体字:喪人

    意思:(丧人,丧人)
    I
    居丧的人。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恆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蝨,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

  • 人国

    读音:rén guó

    繁体字:人國

    意思:(人国,人国)
    国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宋·苏洵《管仲论》:“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