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浔阳宴别 此后忠州路上作。》 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意思:乘潮从湓口,带雪别墅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浔阳宴别 此后忠州路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通过对诗人离开军城,乘潮出发,冒雪离别庐山,踏上旅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诗人离开军城,踏上新的旅程,笙歌和祖帐表达了离别的氛围和亲友的惜别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离别的无奈。 颔联“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诗人乘潮出发,带着雪离别庐山,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诗人的心情。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动作,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离别之痛。 颈联“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诗人行色匆匆,暮色中赶路,春寒中酒意未消,表达了诗人的疲惫和无奈。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状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 尾联“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诗人感叹南方炎热的瘴气之地,全家能够平安生还,表达了诗人的庆幸和感激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家乡的美好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离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
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
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乘潮

    读音:chéng cháo

    繁体字:乘潮

    意思:
     1.谓趁着潮水行船。
      ▶唐·刘方平《采莲曲》:“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元史•张弘范传》:“弘范麾一军乘潮而战,不克,李恒等顺潮而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