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尽从贫处断,世人偏向有钱家。
意思:情义都从贫困处理,人们偏向有钱家。
出自作者[宋]释原妙的《颂古三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落花、玛瑙等意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不满。
首句“落花台上重铺锦”,落花象征着繁华落尽,也象征着世事的无常。诗人站在曾经落满花朵的高台上,看到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又铺上了新的锦绣,这或许是新的希望,但也可能只是对过去的模仿。诗人以此表达出世事的重演和无情。
“玛瑙阶前布赤沙”,玛瑙和赤沙都是珍贵的和普通的象征。诗人用玛瑙阶和赤沙铺阶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世事的不公。在诗人看来,那些富有的人家,他们的门前可能就是用珍贵的玛瑙来铺路,而那些贫穷的人家,他们的门前可能就是赤沙满地。这无疑是对社会不公的强烈讽刺。
“情义尽从贫处断”,在贫穷的地方,情义似乎变得稀缺甚至不存在。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贫困中生活的艰难,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无情。
“世人偏向有钱家”,这句诗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批评。在诗人看来,世人似乎都倾向于那些有钱的人家,这无疑是对贫穷者的忽视和遗忘,也是对公平和正义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落花、玛瑙、赤沙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深不满,对贫穷者的同情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诗句,揭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