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梅》 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意思:学化妆和小女儿,聚笑发丹唇。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红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寒溪畔梅花盛开、家庭生活、儿童欢笑等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 首句“家住寒溪曲,梅先杂暖春”便给人以乡村特有的清寒和幽静之感,诗人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溪流弯弯,梅花盛开,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降临。这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初春图,令人心驰神往。 “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描绘了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学妆和欢笑场景。他们模仿成人,学着梳妆打扮,欢笑声中露出红红的嘴唇,生动地表现了乡村儿童的纯真和快乐。 “野杏堪同舍,山樱莫与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花卉之美,野杏的艳丽和山樱的淡雅各自独树一帜,无人能与它们为邻。这里不仅写出了乡村花卉的丰富多样,也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最后,“休吹江上笛,留伴庾园人”两句诗人劝诫江上的笛声不要再吹奏了,应该留下来陪伴庾园的人。这里用庾园人来比喻诗人的乡村家园,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春天乡村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住寒溪曲,梅先杂暖春。
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野杏堪同舍,山樱莫与邻。
休吹江上笛,留伴庾园人。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小女

    读音:xiǎo nǚ

    繁体字:小女

    英语:My daughter.

    意思:
     1.女儿中之年龄最小者。
      ▶《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霍光夫人显欲贵其小女,道无从。”
     

  • 丹唇

    读音:dān chún

    繁体字:丹唇

    详细释义:红唇。文选?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文选.成公绥.啸赋:『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