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秉放处士》 至孝在尽欢,饮水犹欣欣。

至孝在尽欢,饮水犹欣欣。

意思:到孝在尽情欢乐,饮用水还高兴。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赠秉放处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隐逸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淳朴、真实生活的向往,对权贵、虚荣、浮华的鄙弃。 首段以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起兴,引出嘉士不得臣于天子,暗示了世道的不公。接下来描述了诗人进入深山,与隐之推相亲,种木山阿,采兰涧滨,过着自给自足,不求人、求力的生活。 中间部分诗人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认为至孝在于欢乐地共享生活,即使是饮水也欣欣然。对于富贵,他认为如果并非出于道义,那么列鼎也毫无意义。他表示自己有剩余的力量,会去学习文史,以稽古为乐。他进一步表示,稽古并非为了俸禄,学问并非为了装饰自己。他立言垂教,以杨朱、孟子为榜样。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对碌碌随搢绅感到无奈,对直躬多龉龃、左官苦漂沦的遭遇感到悲辛。他描述了自己在生活上的困境,如妻孥困于斗粟,亲老无重茵等。但他依然向往隐逸生活,羡慕朋友能够摆脱束缚,过着在水云般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对权贵、虚荣的鄙弃,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悲辛,充满了对真实、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媒雉、由鹿等,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含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
终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
板舆入穷谷,同隐之推亲。
种木山之阿,采兰涧之滨。
务本不务末,求力不求人。
至孝在尽欢,饮水犹欣欣。
富贵不以道,列鼎奚足云。
行是有余力,稽古且学文。
稽古不为禄,学问非饰身。
立言复垂教,杨孟时有伦。
我生落世网,碌碌随搢紳。
直躬多龉龃,左官苦漂沦。
妻孥困斗粟,亲老无重茵。
入山非隐遁,去国颇悲辛。
犹顾贰车禄,縻絷丹河滨。
羡君脱羁鞅,生计在水云。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至孝

    引用解释

    谓极尽孝道。《礼记·祭义》:“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楷 ( 李楷 )字 公超 , 河 南人,以至孝称,栖迟山泽,学无不贯,徵聘皆不就。”《北齐书·元孝友传》:“崇壮丘陇,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

    读音:zhì xiào

  • 尽欢

    读音:jìn huān

    繁体字:儘歡

    英语: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

    意思:(尽欢,尽欢)

     1.谓孝养父母尊长,极意承欢。语出《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

  • 饮水

    读音:yǐn shuǐ

    繁体字:飲水

    英语:drinking water

    意思:(饮水,饮水)
    I

     1.喝水。
       ▶《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欢饮

    读音:huān yǐn

    繁体字:歡飲

    意思:(欢饮,欢饮)
    欢乐宴饮。
      ▶《韩诗外传》卷七:“王遂兴群臣欢饮,乃罢。”
      ▶《三国志•蜀志•刘璋传》:“先主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余日。”
      

  • 欣欣

    读音:xīn xīn

    繁体字:欣欣

    英语:joyful; glad; happy

    意思:(参见訢訢)

     1.喜乐貌。
      ▶《诗•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