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凤池山》 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开颜。

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开颜。

意思:谁是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开颜。

出自作者[宋]元绛的《凤池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是一首描绘凤池山美景的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首句“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点出凤池山虽不为州人熟知,但依然有人前来此处往还。这句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凤池山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四坐杯盘在天上,满轩云雨落人间”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山中的杯盘比作天上的星辰,将山中的云雨比作人间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凤池山的美景。 “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凤池山中的老木和飞泉,老木如排成队的军队,飞泉如佩环之音,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开颜”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凤池山美景的向往之情,希望有人能够画出山中的美景,让自己在看到画后能够开颜一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凤池山的美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将山中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也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
四坐杯盘在天上,满轩云雨落人间。
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
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开颜。
作者介绍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关键词解释

  • 开颜

    读音:kāi yán

    繁体字:開顏

    短语:喜笑颜开

    英语:smile

    意思:(开颜,开颜)

     1.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高处

    读音:gāo chù

    繁体字:高處

    短语:桅顶 肉冠 屋顶 洪峰 圆顶 尖顶 顶部

    英语:high

    意思:(高处,高处)

     1.高的处所;高的部位。

  • 霜绡

    读音:shuāng xiāo

    繁体字:霜綃

    意思:(霜绡,霜绡)
    白绫。亦指画在白色绫子上的真容。
      ▶唐玄宗《题梅妃画真》诗:“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宋·柳永《西施》词之三:“恐伊不信芳

  • 图景

    读音:tú jǐng

    繁体字:圖景

    意思:(图景,图景)
    画面上的景物、景况。
      ▶《中国小说史稿•概说》:“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本来很丰富,保存下来的虽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已经反映出了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图景和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