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调张籍》
顾语地
顾语地
意思:
回头对地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调张籍》
全文创作背景
《调张籍》是唐代文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对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诗人的评价和尊重。在韩愈的时代,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还没有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和理解,人们甚至对两位诗人的地位和声誉有所争议。韩愈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李白和杜甫诗歌才华的无比敬仰,以及对他们不幸命运的深深同情。
相关句子
经过顾语之,自行何不可。
-- 出自《跛乘跛》作者:[明]王跂
陈凄情于姮女兮,垂青盼而顾语。
-- 出自《伤落花》作者:[明]葛高行文
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
-- 出自《中原民谣·渡浮桥》作者:[宋]周麟之
扰扰征人相顾语,萧萧落木不胜秋。
-- 出自《句》作者:[宋]欧阳鈇
纪纲耳目地,悉地私人专。
-- 出自《读哲宗长编》作者:[宋]高斯得
客问燕山地,燕山地不多。
-- 出自《存方寸地》作者:[宋]叶茵
蛙鸣私地为官地,燕认新人是故人。
-- 出自《废宅》作者:[宋]宋无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 出自《最高楼·花知否》作者:[宋]辛弃疾
地锦花铺地锦衣,碧茸上织紫花枝。
-- 出自《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作者:[宋]杨万里
长来见父不见母,入地欲求地无户。
-- 出自《望月思亲为韦谧作》作者:[明]沈周
诗句原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