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王婿时可》 子求问讯维摩诘,分似家风一辨香。

子求问讯维摩诘,分似家风一辨香。

意思:你要问维摩诘,分类似风一辨香。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赠王婿时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主要描绘了一位年仅二十岁的青年文人的才华与家风。诗的开篇提到“忠襄先生有贤甥,卢溪先生有贤孙。”这是在赞扬这位年轻人的祖先们都是贤能之人,彰显了他家世的显赫。接着诗人赞美他“只今二十能缀文,超然下笔如有神。”,说明他年纪轻轻就有着出色的文学造诣,写作起来如有神助。 中间部分“忠襄大节争日月,卢溪清风敌霜雪。”诗人进一步赞扬他的祖先们具有高尚的节操和清廉的品格。然后诗人说“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意味着这家人的家风严谨,不需要外人来质疑或评判。 在最后一部分,诗人以自己卧病在南溪旁,芙蓉菊花凋零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年轻人的羡慕和期待。“子求问讯维摩诘,分似家风一辨香。”这里诗人希望这位年轻人能够继承并传承家族的优良风气,使之如同家风中散发出的香味一样,流传久远。 整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年轻人才华和家风的赞美,也寄寓了诗人对家族传统和文化遗产传承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忠襄先生有贤甥,卢溪先生有贤孙。
只今二十能缀文,超然下笔如有神。
忠襄大节争日月,卢溪清风敌霜雪。
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
老夫卧病南溪旁,芙蓉红尽菊半黄。
子求问讯维摩诘,分似家风一辨香。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维摩

    读音:wéi mó

    繁体字:維摩

    意思:(维摩,维摩)

     1.维摩诘的省称。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苏轼《殢人娇》词:“白髮苍颜

  • 家风

    读音:jiā fēng

    繁体字:家風

    英语:family tradition

    意思:(家风,家风)

     1.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

  • 问讯

    读音:wèn xùn

    繁体字:問訊

    短语:叩问 询 咨询 叩

    英语:ask

    意思:(问讯,问讯)

     1.互相通问请教。
      ▶汉·刘向《说苑•谈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