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声》 隔窗砧杵敲残月,唤起乡愁归兴浓。

隔窗砧杵敲残月,唤起乡愁归兴浓。

意思:隔窗捣衣石杵敲残月,唤起乡愁归兴浓。

出自作者[宋]黄庚的《秋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庭外梧桐叶叶风,楼头过雁砌边蛩》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凄清寂寥的秋夜图,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 首句“庭外梧桐叶叶风”直接点题,描绘了庭外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树叶飘落的场景。梧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视为凄凉、孤独的象征,此句可能已经触动了诗人的某种情绪。 第二句“楼头过雁砌边蛩”继续描绘秋夜的声响,大雁飞过天空,蟋蟀在石阶边低声鸣叫。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的层次感,更深化了秋夜的寂寥之感。 第三句“隔窗砧杵敲残月”是诗中最精彩的一笔,通过描述窗户隔断处的捣衣声,敲打着残月,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寂静和凄清。同时,“敲残月”的意象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的感觉,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乡愁。 最后一句“唤起乡愁归兴浓”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也是全诗的主旨。它表达了诗人被乡愁唤醒,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浓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梧桐、大雁、蟋蟀和捣衣声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凄清寂寥的秋夜图,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象,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外梧桐叶叶风,楼头过雁砌边蛩。
隔窗砧杵敲残月,唤起乡愁归兴浓。

关键词解释

  • 砧杵

    读音:zhēn chǔ

    繁体字:砧杵

    英语:anvil and pestle

    意思:亦作“碪杵”。
     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

  • 残月

    读音:cán yuè

    繁体字:殘月

    英语:waning moon

    意思:(残月,残月)
    谓将落的月亮。
      ▶唐·白居易《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柳永《

  • 乡愁

    读音:xiāng chóu

    繁体字:鄉愁

    英语:nostalgia

    意思:(乡愁,乡愁)
    思乡的愁闷。
      ▶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