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槐》 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

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

意思:得到的地方偶尔逃避斧头到,听风,不是与雪霜期。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咏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和回忆。它通过对过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当年夹路绿参差,曾拥金舆拂羽旗”,诗人通过描绘过去的场景,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他描述了曾经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人们乘坐着华丽的马车,经过那些飘扬的旗帜。这不仅是对过去环境的描绘,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描绘。 颔联“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环境的珍视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他庆幸那个时代,那里远离斧头的砍伐,远离风霜的侵袭。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体现了他的环保意识。 颈联“犹残腊火燔空腹,时有惊雷起蠹枝”,描述了那个时代的另一面,即虽然远离了斧头的砍伐和风霜的侵袭,但也面临着其他的问题。在年底,人们用火燃烧,驱赶寒冷;然而,有时也会有惊雷震动,使得蠹虫咬坏的树枝发出声响。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尾联“想见妖灵占上象,龟山猎罢旧都移”,诗人通过描绘过去的事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他想象那些妖灵在占卜上显示了吉祥的征兆,就像龟山猎罢之后,旧的都城被迁移一样。这暗示了未来的美好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场景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年夹路绿参差,曾拥金舆拂羽旗。
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
犹残腊火燔空腹,时有惊雷起蠹枝。
想见妖灵占上象,龟山猎罢旧都移。

关键词解释

  • 闻风

    读音:wén fēng

    繁体字:聞風

    意思:(闻风,闻风)

     1.听到音讯或传闻。
      ▶唐·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三:“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前汉书平话》卷上:“灭楚以来,四海安

  • 霜期

    读音:shuāng qī

    繁体字:霜期

    意思:从秋季第一次见霜起到次年春最后一次见霜止,这个时期叫做霜期。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没有霜期,北方有的地方霜期长达七八个月。

    解释:指一年中初霜后至终霜前的一

  • 得地

    读音:de dì

    繁体字:得地

    意思:
     1.得到土地。
      ▶《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其荣多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

  • 斤斧

    读音:jīn fǔ

    繁体字:斤斧

    意思:
     1.斧头。
      ▶《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于灵山,而匠石为之寝斤斧。”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