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琼州杨舍人》 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意思:路上遇到竹王于是设奠,在遇到木客又迁家。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寄琼州杨舍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句“德星芒彩瘴天涯”中,“德星”是一个古老的星宿名称,通常用来象征吉祥和繁荣。“彩瘴”则描绘了南方瘴气弥漫的景象,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面对未知和挑战的感受。 “酒树堪消谪宦嗟”一句,借用了“酒”和“树”两个元素,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慰藉,减轻了对贬谪生活的苦闷和无奈。 “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既有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也有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清斋净溲桄榔面,远信闲封豆蔻花”两句,则以清净的饮食和美丽的少女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清切会须归有日,莫贪句漏足丹砂”两句,诗人以恳切的语气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暂时的快乐和利益,而要时刻准备着回归家乡,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德星芒彩瘴天涯,酒树堪消谪宦嗟。
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清斋净溲桄榔面,远信闲封豆蔻花。
清切会须归有日,莫贪句漏足丹砂。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竹王

    读音:zhú wáng

    繁体字:竹王

    意思:汉时夜郎国王。传说生于大竹中,故名。
      ▶《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闲,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

  • 木客

    读音:mù kè

    繁体字:木客

    意思:
     1.伐木工。
      ▶唐·张祜《送韦整尉长沙》诗:“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宋·叶适《祭刘酌甫文》:“邑庭百弓,莽焉空基。命为木客,随彼匠师。”
     

  • 奠居

    读音:diàn jū

    繁体字:奠居

    意思:安居;定居。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一:“于是金人始惧,游骑不敢旁出,而自京师城以南,民始获奠居矣。”
      ▶《明史•杨瑄传》:“修捍海塘,筑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