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悲歌一》 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

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

意思:明月皎皎进入华池,白云离离渡过云汉。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悲歌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日江水今人家。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诗。它以边城的道路、河流、沙岸为背景,通过今人和昔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和自然环境的无奈和感叹。 首先,诗中描绘了边城的景象:如今人正在犁田的田埂,就是昔人长眠的墓地;曾经是江水的岸边,如今已是人家的家园。这种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无情。 接着,诗中通过今人和昔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感叹。今人和昔人都在长叹,因为四季更迭、节气变换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种共有的叹息,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无奈。 然后,诗中描绘了明月和白云两个意象。明月皎洁,照亮了清澈的池水;白云飘逸,穿越了高远的天空。这些自然景象虽然美丽,但它们也是无情的变化的象征。它们在诗中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和自然环境的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城的景象和今人和昔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和自然环境的无奈和感叹。诗中的意象优美,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岸上沙,昔日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
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华池

    读音:huá chí

    繁体字:華池

    英语:Huachi

    意思:(华池,华池)

     1.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昆仑山上。
      ▶汉·王充《论衡•谈天》:“崑崙之高,玉泉、华池,世所共闻

  • 霄汉

    读音:xiāo hàn

    繁体字:霄漢

    英语:sky

    意思:(霄汉,霄汉)

     1.天河。亦借指天空。
      ▶《后汉书•仲长统传》:“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

  • 皎皎

    读音:jiǎo jiǎo

    繁体字:皎皎

    短语:

    英语:glistening white

    意思:
     1.洁白貌;清白貌。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