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知乐岁无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
意思:虽然知道快乐一年没有捐贫瘠,还担心寒冬有怨恨的心情。
出自作者[宋]吴潜的《和史司直韵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疑怪虚窗彻夜明,晓看积雪与阶平》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表达对农耕生产和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的诗。
首联“疑怪虚窗彻夜明,晓看积雪与阶平”,诗人通过描绘彻夜明亮的窗户,以及早晨窗外的积雪与阶平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严寒和雪白的天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冬日的感受,也寓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颔联“虽知乐岁无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诗人表达了对农耕生产和民生的关注。尽管诗人知道在丰收的年份,农民们不会因为劳作而贫困,但他仍然担心严寒的冬季可能会引发农民的怨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深深忧虑。
颈联“天地浑沦方返朴,国家霈泽正哀惸”,诗人对社会的现实进行了反思。他看到天地一片混沌,返璞归真,而国家则应该像雨水一样普降恩泽,关怀弱势群体。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期望。
尾联“区区甚愿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满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农耕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怀。他希望能够为农耕祈求“三白”的好年景,但同时也担心人们忌讳满盈,害怕因此引起纷争。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的朴素愿望,也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表达对农耕生产和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