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春游乐何许。
意思:襄阳春天游乐哪里。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襄阳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襄阳的一片春色,同时也揭示了中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诗中通过对使君的赞扬,委婉地表达了对乱世的愤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使君未来襄阳愁,提戈入市裹毡裘”,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使君未来襄阳时,襄阳人民心中的忧愁和期盼。使君是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代的是诗人所期待的使君的到来。诗人用“提戈入市”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使君即将莅临襄阳的紧张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襄阳百姓的紧张和期盼。
“自从毡裘南渡沔,襄阳无事多春游”,诗人用“无事”二字,表达了对襄阳安定和平生活的赞美。在春天的襄阳,人们可以自由地游玩,这是在战乱中难以享受到的。
“襄阳春游乐何许。岘山之阳汉江浦”,诗人用具体的景物描绘出襄阳春游的好去处,同时也表达了对襄阳美丽景色的赞美。岘山之阳汉江浦,这个地方既有美丽的景色,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诗人心中理想的春游之地。
“使君朱旆来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赞美使君的威仪和善良的心地。这里诗人以羊杜使君为例,表达了对羊杜使君的敬仰之情。
“道边逢人问洛阳,中原苦战春田荒”,诗人用道边逢人的情景,表达了对中原战乱的忧虑和同情。这里通过询问洛阳的情况,暗示了中原地区的战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
“北人闻道襄阳乐,目送飞鸿应断肠”,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感叹,表达了对襄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中原人民苦难的同情。这里通过想象北人听到襄阳乐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襄阳生活的美好和对中原人民的关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襄阳的春色和人民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乱世的愤慨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使君的赞扬,委婉地表达了对乱世的批判和对善良、和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