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饮李氏园三首》 日暮凉风特特来,醉呼红烛更传杯。

日暮凉风特特来,醉呼红烛更传杯。

意思:一天傍晚凉风特特来,醉呼红烛更传杯。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饮李氏园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暮凉风特特来,醉呼红烛更传杯。歌阑兴尽须归去,不用繁蝉抵死催。》以其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饮酒作乐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首句“日暮凉风特特来”,诗人以景起头,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的景象,凉风特特,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这不仅交代了时间、环境,也为下面的诗篇定下了基调。 “醉呼红烛更传杯”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欢宴中醉酒的情景。红烛高照,美酒传杯,这是欢乐的象征,也是诗人生活态度的写照。 “歌阑兴尽须归去,不用繁蝉抵死催。”这两句是诗的主体,表达了诗人的主题思想。诗人认为,宴饮之乐已尽,应该归去休息了,不必让蝉不停地叫来催促人们继续欢饮。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也暗示出他洒脱不羁的性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暮时分饮酒作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其语言生动,意象鲜明,读来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同时,诗人的洒脱性格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暮凉风特特来,醉呼红烛更传杯。
歌阑兴尽须归去,不用繁蝉抵死催。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特来

    引用解释

    1.特地前来。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小生特来拜望母亲,就问这亲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蒙夫人相待好意,不敢相侵,特来告别。”

    2.犹特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却怎睃趁着你头上放毫光,打扮的特来晃。” 王季思 校注:“晃,美俊也……犹今云打扮得特别漂亮也。”参见“ 特别 ”。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凉风

    读音:liáng fēng

    繁体字:涼風

    英语:cool breeze

    意思:(凉风,凉风)

     1.秋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 特特

    读音:tè tè

    繁体字:特特

    意思:
     1.象声词。马蹄声。
      ▶唐·温庭筠《常林欢歌》:“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宋·陆游《晚过五门》诗:“马蹄特特无断时,老尽行人路如故。”
     

  • 传杯

    读音:chuán bēi

    繁体字:傳杯

    意思:(参见传杯,传盃)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