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北郊劳农归路五十六言》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

意思:田苗粒粒祈禳里,老百姓的生命丝丝叹恨中。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北郊劳农归路五十六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十月的一天,到郊外走走,看到田野里的苗儿刚长出来,想到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大旱之年,于是忧国忧民,感叹民生疾苦,抒发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关注。 首句“方春不及与劭农,十月郊行劳岁功”直接点明季节和作者出行的目的——希望借助郊游来观察农事,慰劳一年的辛勤劳动。然而,作者却以“不及”二字轻轻带过,说明此时已是初春时分,错过了农事开始的时机,自然无法看到田野里的苗儿,只能到郊外走走,慰劳一年的辛勤劳动。这里既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无奈,也暗示了作者对农事的关注和对农时的敏感。 “因记旱云占晻溘,更愁霖雨曈曨。”两句诗中,“旱云”和“霖雨”都是农事天气的象征。“晻溘”和“曈曨”则是作者对天气的感受和观察。“晻溘”象征着天气的阴沉,“曈曨”则象征着雨前的阴暗。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农事天气的关注,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观察力。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两句诗中,“粒粒”和“丝丝”都是对田苗生长的描述。“祈禳”和“叹恨”则是对农民生活的描述。“粒粒”表达了作者对田苗生长的欣喜,“丝丝”则表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最后两句“忧国原丰虽我志,更须人事与天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原丰”是作者对农业发达地区的赞美,也是作者对农业的期望。“须人事与天通”则表达了作者认为要解决民生问题,需要从人事和天时两方面入手的观念。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理念,也表达了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十月的一天到郊外走走,看到田野里的苗儿刚长出来,想到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大旱之年,抒发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关注。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现了作者对农事、农时、民生、民生的关注和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春不及与劭农,十月郊行劳岁功。
因记旱云占晻溘,更愁霖雨曈曨。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
忧国原丰虽我志,更须人事与天通。

关键词解释

  • 民命

    读音:mín mìng

    繁体字:民命

    意思:
     1.民众的意旨。
      ▶《书•盘庚下》:“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宋·陈亮《廷对策》:“二者(指君道、师道)交脩而并用,则人心有正而无邪,民命

  • 丝丝

    读音:sī sī

    繁体字:絲絲

    意思:(丝丝,丝丝)

     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司空图《灯花》诗之一:“蜀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

  • 田苗

    读音:tián miáo

    繁体字:田苗

    意思:禾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行于大道》:“田苗不起,囷仓虚空。”
      ▶《宋史•河渠志五》:“﹝程昉等﹞逼人夫夜役,践蹂田苗,发掘坟墓,残坏桑柘,不知其数。”

  • 祈禳

    读音:qí ráng

    繁体字:祈禳

    意思:祈祷以求福除灾。
      ▶《汉书•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
      ▶颜师古注:“祈,求福也。禳,除祸也。”
      ▶宋·苏轼《答郡中同僚贺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