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菩萨蛮》 倚栏无绪不能愁。

倚栏无绪不能愁。

意思:倚栏无绪不能愁。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菩萨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展现了她的羞涩和矜持。 首句“一半残阳下小楼”,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小楼上,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而“朱帘斜控软金钩”则描绘了小楼的景象,朱红色的窗帘斜挂着,透过窗帘可以看到软金钩的精致工艺。这两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小楼静谧的景象,为下文的情感铺垫做了很好的铺垫。 “倚栏无绪不能愁”一句,女子倚着栏杆,心中却无端生出愁绪,但这种愁绪并非因为忧虑或困扰,而是因为对某个特定的人或事有所期待。这种情感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骑马经过的画面。“有个盈盈骑马过”,一个美丽的女子骑马经过,她轻妆淡抹,风采照人。“薄妆浅黛亦风流”,这里的“薄妆浅黛”指的是女子的妆容,虽然简单却显得十分妩媚。“见人羞涩却回头”则描绘了女子的羞涩和矜持,她在看到人之后有些害羞地回过头去。这几句诗将女子的形象描绘得生动而立体,让人仿佛可以看到她那羞涩而美丽的身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羞涩,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情感的赞美和欣赏。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女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不能

    读音:bù néng

    繁体字:不能

    短语: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 不许

    英语:cannot

    近义词: 不行、不及、不克

    反义词:

  • 倚栏

    读音:yǐ lán

    繁体字:倚欄

    意思:(倚栏,倚栏)
    亦作“倚阑”。
     凭靠在栏干上。
      ▶唐·赵嘏《宿灵岩寺》诗:“倚栏香径晚,移石太湖秋。”
      ▶宋·周邦彦《一落索》词:“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

  • 无绪

    读音:wú xù

    繁体字:無緒

    意思:(无绪,无绪)

     1.没有头绪;没有线索。
      ▶唐·李白《赠刘都使》诗:“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清·钱澄之《梅花诗》:“春信眇无绪,荒烟空满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