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张伯时以再任为贺》 如子才豪犹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

如子才豪犹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

意思:如果你有一些还没有第,每想到昏暗不明躲避流通。

出自作者[宋]郑侠的《次韵张伯时以再任为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学者的,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期待之情。 首联“再官庠序为宁亲,立道惟忧歉泗滨。”描绘了这位学者在教育机构中教书育人的形象,他致力于传授知识,关心亲人的成长,同时也坚守道德原则,忧心于社会的不公和贫困。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学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颔联“若使佞谀求利研究院,便居庙庙亦沈论。”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不守道德的学者的批评。如果他们进入教育机构,只会破坏学术风气,使教育失去其应有的意义。这一联体现了作者对教育机构的期望,希望它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 颈联“环惟书史何如乐,得是英髦信不贫。”表达了对学问和人才的赞美。作者认为,只有那些热爱读书、乐于学习的人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成为有用之才。这一联体现了作者对学问和人才的尊重和期待。 尾联“如子才豪犹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表达了对这位学者的期待和鼓励。如果这位学者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那么他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才的鼓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学者的敬仰、期待和鼓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教育机构的期望和对学问和人才的尊重。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再官庠序为宁亲,立道惟忧歉泗滨。
若使佞谀求利研究院,便居庙庙亦沈论。
环惟书史何如乐,得是英髦信不贫。
如子才豪犹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

关键词解释

  • 通津

    读音:tōng jīn

    繁体字:通津

    意思:
     1.四通八达之津渡。
      ▶《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皇甫冉《西陵寄灵一上人》诗:“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