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 只合茅斋听驱使,为公六月唤秋风。

只合茅斋听驱使,为公六月唤秋风。

意思:只合茅屋不听使唤,为公六月叫秋风。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对先人手种松树的怀念,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先人手种一川松,为栋为杗似未中”,诗人通过描述松树如同一川的松树,仿佛是先人的遗愿,希望它们能成为栋梁之材,为后人遮风挡雨。然而,这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诗人对此表达出深深的遗憾和惋惜。 “欲和新诗且捻髯,岸巾百匝绕前檐”,诗人想要创作新诗,却又不禁捻须思考,绕着前檐不停踱步,表达出对先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茅斋或恐清阴薄,更遣苍官去一添”,诗人可能担心茅屋的阴凉不够,于是决定移来一些苍松,为先人增添一份绿意。这不仅是对先人的怀念,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松树、茅屋、新诗等意象,表达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到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非常优美,诗人通过押韵和节奏的变化,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人手种一川松,为栋为杗似未中。
只合茅斋听驱使,为公六月唤秋风。
欲和新诗且捻髯,岸巾百匝绕前檐。
茅斋或恐清阴薄,更遣苍官去一添。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驱使

    读音:qū shǐ

    繁体字:驅使

    英语:impel

    意思:(驱使,驱使)

     1.差遣;役使。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六月

    读音:liù yuè

    繁体字:六月

    英语:June

    意思:《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
      ▶《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
      ▶韦昭注:“《六月》,道尹吉

  • 只合

    读音:zhī hé

    繁体字:衹合

    意思: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薛能《游嘉州后溪》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武汉

  • 茅斋

    读音:máo zhāi

    繁体字:茅齋

    意思:(茅斋,茅斋)
    亦作“茆斋”。
     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戋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