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杵歌(七首。有序)》 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意思:杵歌写睢阳曲,中有哭声能攻陷城池。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杵歌(七首。有序)》

全文赏析

【注释】:
(杭筑长城,赖办章仁令两郡将美政洽于民心,以底不日
之成。然役夫之谣,有不免凄苦者,东维子录其辞为《杵
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亟亟城城城亟城,小儿齐唱杵歌声。
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睢阳曲

    引用解释

    歌曲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广 睢阳城 七十里,大治宫观臺苑屏榭,势并皇居,其所经构也。役夫流唱,必曰《睢阳曲》,创传由此始也。”《宋书·乐志一》:“ 孝王 筑 睢阳城 ,方十二里,造倡声,以小鼓为节,筑者下杵以和之,后世谓此声为《睢阳曲》,至今传之。”

    读音:suī yáng qǔ

  • 杵歌

    读音:chǔ gē

    繁体字:杵歌

    意思:夯歌;打夯号子。
      ▶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自嘉会门至丽正门,计九里三百二十步,皆以潮沙填筑,其平如席,以便五辂之往来。每队各有歌头,以綵旗为号,唱和杵歌等曲。”按,《左传•襄

  • 曲中

    读音:qǔ zhōng

    繁体字:曲中

    意思:I
    妓坊的通称。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杜媺曲中第一名姬,要从良时,怕没有十斛明珠,千金聘礼。”
       ▶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旧院人称

  • 声能

    读音:shēng néng

    繁体字:聲能

    造句:

  • 陷城

    读音:xiàn chéng

    繁体字:陷城

    意思:I
    倒塌的城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郭东有五鹿墟,墟之在左右多陷城。”
    II
    倒塌的城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