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二首》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

意思:石阶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地方税渔樵。

出自作者[宋]陈舜俞的《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是一首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批判的优秀诗作。它通过描绘一个荒芜、冷落的环境,揭示了官场腐败、民生艰难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无奈和不满。 首句“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山谷,石磴层层叠叠,仿佛要攀登一里多高。而荒烟之中,渔夫樵子正在税舍生活。这里的“石磴”、“荒烟”等意象,给人一种沉寂、荒芜之感,暗示了这里已经许久没有人烟。而“税渔樵”则表明这里还有人生活,但他们的生活似乎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艰难。 接下来,“官粗事冷人应笑”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的失望和无奈。这里的“官”显然是指那些负责管理这片土地的官员,他们似乎并不关心民生,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荒芜。而“冷”字则暗示了官场的冷漠和无情,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诗人用“应笑”一词表达了对这些官员的不满和无奈,似乎他们应该为自己不作为而感到羞愧。 最后,“免对青苗强折腰”一句,诗人对现实社会进行了直接批判。这里的“青苗”指的是政府推行的一些政策或措施,可能包括税收、福利等。诗人认为这些政策并不符合民意,甚至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负担。而“强折腰”则形象地表达了百姓在面对这些政策时的无奈和痛苦,仿佛被强制弯腰一样。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荒芜、冷落的环境,以及官场和民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
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

关键词解释

  • 梯山

    读音:tī shān

    繁体字:梯山

    意思:攀登高山。亦泛指远涉险阻。
      ▶《陈书•高祖纪上》:“楛矢素翚,梯山以至;白环玉玦,慕德而臻。”
      ▶唐太宗《幸武功庆善宫》诗:“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

  • 荒烟

    读音:huāng yān

    繁体字:荒煙

    意思:(荒烟,荒烟)

     1.唐·陈子昂《晚次乐乡县》诗:“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

  • 石磴

    读音:shí dèng

    繁体字:石磴

    意思:石级;石臺阶。
      ▶南朝·梁·萧统《开善寺法会》诗:“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约有十数里,方得石磴,磴有百来级,级尽方是平地。”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