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崦里桃花》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意思:老人正在给上清录,晚上听步虚山月寒。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崦里桃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是一首描绘仙境景象的诗,充满了神秘和梦幻的色彩。 首句“崦里桃花逢女冠”,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在崦山里,桃花盛开的景象下,他遇到了一个女道士。崦山是传说中的仙山,桃花盛开在这里,暗示着这是一个充满仙气的世界。女冠,即女道士,在这里象征着神秘而超凡的人物。 第二句“林间杏叶落仙坛”,诗人转向了林间的描绘,杏叶飘落在仙坛上。杏叶在这里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生命的轮回,而仙坛则象征着神圣的场所。这两句结合起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神圣的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描绘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一个与世隔绝的老人正在传授他珍贵的上清箓,这个过程在夜色中静静地进行,步虚山月寒的描述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这里,“老人”可能象征着智慧和经验,而“上清箓”则可能是一种神秘的法术或秘籍,需要经过严格的修炼才能获得。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通过描绘美丽的桃花、杏叶飘落的仙坛、神秘的老人和上清箓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静,这种寂静可能代表着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过程中的孤独和寂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上清

    读音:shàng qīng

    繁体字:上清

    英语:supernatant

    意思:
     1.上天;天空。
      ▶《汉书•扬雄传下》“不能撠胶葛”唐·颜师古注:“胶葛,上清之气也。”
      

  • 老人

    读音:lǎo rén

    繁体字:老人

    短语:老辈 长者 长辈 先辈 老前辈 尊长 前辈

    英语:old people

    意思:
     1.老年人。
      ▶《左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