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火记六百篇》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意思:铅消除汞从干,熏蒸丹已经成熟。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火记六百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炼丹的,充满了炼丹术的术语和概念。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技艺,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将不同的物质进行加热、混合、提炼,以达到炼制出长生不老药或其他特殊药物的目的。 首句“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描述了炼丹的过程,需要记熟六百篇的炼丹秘籍,而炼丹的过程就像十月轮回一样,周而复始。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描述了炼丹的过程需要按照阴阳五行等原理,根据时间和天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炼制,即“朝昏各一卦”。同时,“屯蒙相逐逐”也暗示了炼丹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描述了在子时(夜晚11点到凌晨1点)进行炼丹时,需要点燃阳火,以激发药物的活性。这一过程需要经过二百一十六次的反复试验和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描述了在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进行炼丹时,需要起阴爻,即改变炼制的方法和步骤。这一过程需要十八八个足的反复尝试和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描述了炼制的过程,需要将铅消掉,让汞自然从乾位出现,然后通过熏蒸的方式,使药物逐渐成熟。 最后,“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则是对炼丹成果的描述。经过一系列的炼制过程后,药物中的杂质被去除,阴气尽去,只剩下纯阳之气,药物的体貌也变得如琼玉一般美丽和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和成果,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炼丹术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技艺,但其中的智慧和哲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
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
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
作者介绍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关键词解释

  • 熏蒸

    读音:xūn zhēng

    繁体字:熏蒸

    短语:炎 酷热 炽热 署 炎热 热辣辣 暑 暑热 炽 炎炎

    英语:suffocating

    意思:(参见薰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