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得沙苑榲桲戏酬》 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

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

意思:蒺藜已经枯天马回家,嫩蜡笼黄霜冒犯。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得沙苑榲桲戏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驼载与吴人看》是一首描绘西北边疆风物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西北特有的植物——蒺藜和天马,表达了作者对西北风物的赞美和对江南的楂柚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风土的深情眷恋。 首句“蒺藜已枯天马归”,以枯萎的蒺藜和天马的归来,描绘了西北边疆的荒凉和雄壮并存的景象。蒺藜是一种常见的荒野植物,它的枯萎象征着西北的荒凉;而天马的归来则象征着边疆的雄壮和豪迈。 第二句“嫩蜡笼黄霜冒干”描绘了边疆特有的植物——嫩蜡笼,这种植物在寒冷的天气中坚韧的生长,象征着边疆人民的坚韧和顽强。 第三句“不比江南楂柚酸”是对江南楂柚和边疆嫩蜡笼的对比,表达了对边疆风物的赞美和对江南的怀念。江南的楂柚虽然美味,但与边疆的嫩蜡笼相比,却显得有些酸涩。这里也暗含了对江南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边疆生活的深情眷恋。 最后一句“橐驼载与吴人看”中的橐驼是古代记载中的良马,这里用来比喻边疆的繁荣和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未来的期待和对边疆人民的祝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西北边疆特有的风物,表达了作者对边疆风物的赞美和对江南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风土的深情眷恋。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
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驼载与吴人看。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天马

    读音:tiān mǎ

    繁体字:天馬

    英语:heavenly steed

    意思:(天马,天马)

     1.骏马的美称。
      ▶《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

  • 蒺藜

    读音:jí lí

    繁体字:蒺藜

    英语:caltrop

    意思: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开黄色小花,果皮有尖刺。种子可入药,有滋补作用。这种植物的果实,也称蒺藜。<

  • 冒干

    读音:mào gàn

    繁体字:冒乾

    意思:触犯;冒犯。
      ▶《后汉书•胡广传》:“敢以瞽言,冒干天禁,惟陛下纳焉。”
      ▶李贤注:“冒,犯也。”
      ▶《水浒传》第八九回:“今特遣使臣褚坚冒干天威,纳土请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