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酬袭美病中见寄》 春恨与谁同酩酊,玄言何处问逍遥。

春恨与谁同酩酊,玄言何处问逍遥。

意思:春恨与谁一起喝个酩酊大醉,玄言何处问逍遥。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奉酬袭美病中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首句“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隔野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花间月下相逢的场景,他们彼此相约,一旦看到花或月,就会相互召唤。接着,诗人描绘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仿佛是在云海之上,隔着一条野桥。这种描绘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仿佛他们是在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地方,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春恨与谁同酩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却无法与他人分享,只能独自陶醉其中。这里的“春恨”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光所带来的遗憾和惋惜,因为这样的时光转瞬即逝。 “玄言何处问逍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又无法与他人分享,只能独自思考和探索。这里的“玄言”指的是道家哲学和思想,而“逍遥”则是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题诗石上空回笔,拾蕙汀边独倚桡。”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石头上题诗、在汀边拾取兰花、独自倚着船桨的画面。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早晚却还岩下电,共寻芳径结烟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岩下,与朋友一起寻找芳香的小径,结伴而行。这里的“岩下电”和“芳径烟条”都是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和期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隔野桥。
春恨与谁同酩酊,玄言何处问逍遥。
题诗石上空回笔,拾蕙汀边独倚桡。
早晚却还岩下电,共寻芳径结烟条。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酩酊

    读音:mǐng dǐng

    繁体字:酩酊

    短语:醉醺醺 酩酊大醉

    英语:ebriety

    意思:大醉貌。
      ▶汉·焦赣《易林•井之师》:“醉客酩酊,披髮夜行。”

  • 逍遥

    解释

    逍遥 xiāoyáo

    [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引用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春恨

    读音:chūn hèn

    繁体字:春恨

    意思:犹春愁,春怨。
      ▶唐·杨炯《梅花落》诗:“行人断消息,春恨几徘徊。”
      ▶前蜀·韦庄《庭前桃》诗:“五陵公子饶春恨,莫引香风上酒楼。”
      ▶元·黄庚《闺情效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