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杂兴四首》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意思: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树姿态。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夏日杂兴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诗中通过对“泉流”“细溜”“笙箫”“古槐”“果悬”“蔓垂”“野趣”“寂寞”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恬淡之情。 首联“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诗人通过描绘隔墙东溪流下的细泉,以及涓涓细流流入诗人小池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泉流比作一位温文尔雅的少女,轻轻细语,缓缓流淌,给人一种恬淡、温馨的感觉。 颔联“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用“笙箫寒竹响”来形容风吹竹林的声音,给人一种悠扬、清雅的感觉。而“百年风雨古槐姿”则是对古槐树的赞美,它历经风雨百年,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顽强的精神。这一联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恬淡之情。 颈联“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诗人描绘了幽静的果园和古槐树下的青藤。果实挂在幽静的果栏中刚刚成熟,青藤沿着空墙垂下,翠色欲滴。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尾联“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趣的深深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群的畏惧和疏离感。他认为越是深入自然之趣,越是感到孤独和寂寞,因此他害怕被人知道自己的这种情感。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群的矛盾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悠远、孤独和恬淡的氛围。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趣的深深喜爱和对人群的畏惧和疏离感。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富有诗意和哲理,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
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百年

    读音:bǎi nián

    繁体字:百年

    短语:一生 一世 终身 终生 辈子 一辈子 生平 平生

    英语:lifetime

    意思:
     1.指人寿百岁。
     

  • 风雨

    读音:fēng yǔ

    繁体字:風雨

    英语:wind and rain;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 wind an rain

    意思:(风雨,风雨)

     1.风和雨。

  • 一部

    读音:yī bù

    繁体字:一部

    英语:subdivision

    意思:
     1.一支;一个部分。
      ▶《后汉书•刘盆子传》:“乃遂亡归其营,将兵入颖川,分其众为二部,崇与逢安为一部,徐宣、谢

  • 笙箫

    读音:shēng xiāo

    繁体字:笙簫

    意思:(笙箫,笙箫)
    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唐·曹唐《小游仙诗》:“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宋·张子野《清平乐》词:“曲池斜度鸾桥,西园一片笙箫

  • 寒竹

    读音:hán zhú

    繁体字:寒竹

    意思:
     1.即竹。因其经冬不凋,故称。
      ▶唐·刘长卿《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
      ▶唐·许浑《送薛秀才南游》诗:“遶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