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灯玉台体十首》 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意思: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观灯玉台体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是一首对古代歌舞夜宴场景生动描绘的诗篇。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华丽夜宴的深深热爱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 首两句“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描绘了夜宴的开始,吴地的歌声、楚地的舞蹈、玉质的诗篇,都显得新鲜而生动。华灯如兰焰般跳动,灯光如鱼鳞般铺展开来,为整个夜宴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华丽的氛围。 “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这两句描绘了夜宴的参与者对明亮的夜色的共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夜将向晨的忧虑和不愿。他们沉醉于这如昼的明亮中,却也害怕夜向晨的来临,因为那将意味着宴会的结束。这种微妙的心理描绘,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入。 整首诗通过对歌舞夜宴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华丽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对仗工整,用词考究,充分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同时,通过对夜宴场景的具体描绘,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鱼鳞

    读音:yú lín

    繁体字:魚鱗

    英语:scale

    意思:(鱼鳞,鱼鳞)

     1.鱼身上的鳞片。
      ▶《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王逸注

  • 华灯

    读音:huá dēng

    繁体字:華燈

    英语:light; colorfully decorated lantern

    意思:(华灯,华灯)
    亦作“华镫”。
     雕饰精美的灯;彩灯。
     

  • 吴歌

    读音:wú gē

    繁体字:吳歌

    意思:(吴歌,吴歌)
    吴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
      ▶《晋书•乐志下》:“吴歌杂曲。并出江南。
      ▶东晋以来,稍有增广。”
      ▶五代·刘兼《莲塘霁望》诗:“採莲女散吴

  • 楚舞

    读音:chǔ wǔ

    繁体字:楚舞

    意思:楚地之舞。
      ▶《史记•留侯世家》:“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唐·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